情感咨询
那杯姜汁可乐的温度至今仍残留在记忆里,三年前的初遇场景历历在目。24岁的林雨(化名)刚经历初恋背叛,在朋友聚会上邂逅那位年长8岁的成 ...
2025年10月28日"结婚五年,我每天工作12小时,工资全交,周末带娃,可老婆连句& 39;辛苦了& 39;都没有。她总说& 39;男人养家天经地义& 39;,我发烧39度她 ...
2025年10月28日婚姻危机往往始于性关系的冷却,这种现象被称为"无性婚姻综合征"。研究表明,30%-40%的女性存在性冷淡问题,而长期无性状态会显著降低婚姻 ...
2025年10月28日在这个渴望稳定又崇尚自由的时代,爱情常常成为我们寻求安全感的港湾。然而,某些看似深情的举动,实则可能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控制之网。今 ...
2025年10月20日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情感稀缺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懂那些隐藏在日常互动中的情感密码。当言语变得廉价,行动才是真心的货币。今天 ...
2025年10月20日信任是心灵深处最珍贵的礼物,它不依赖于事实的对错,而源于内心的选择。当我们说"我相信你"时,这简单的三个字承载着最深厚的情感承诺。心 ...
2025年10月20日当亲密友谊与爱情关系出现边界交叉时,许多女性会陷入两难困境——直言不讳可能伤害多年友情,保持沉默又可能纵容问题恶化。这种微妙的人际 ...
2025年10月17日当过去的错误在脑海中不断重演,演变成一场自我批判的内心独白时,我们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心理学所称的"反刍思维"漩涡。这种对过往失误的反复 ...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关注易倾诉咨询服务号,听听专业意见!
对方不回消息时:
随着“发疯文学”的爆红,这种发疯文学式淬火在各种社交平台上都相继出现,已经不只限于用于催发货了。
与“发疯文学”相关联的商品,也在网上热卖。
有商家看到了商机,顺势把视线投向该领域,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了契合部分群体需求的周边产品。
“发疯文学贴纸”“发疯文学手机壳”“发疯文学T恤”“发疯文学表情包”等,销量也不俗:
然而,“发疯文学”的出圈,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思。有人认为,这种情绪宣泄式的语言,终究偏娱乐性,也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语言环境。
这种看似毫不着边际又略带风趣的话其实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情感宣泄,用一些琼瑶式的长篇大论包装自己的强烈情绪,避免直接抒发牢骚的尴尬。
但,从纾解压力的角度来看,追捧“发疯文学”及其商品,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缓压方式,治标不治本。人们经常说的压力,往往所指的都是心理压力。因为生活方方面面的负担,都会给我们带来压力,而我们又不能逃避,所以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自己排压、减压。
而追捧“发疯文学”及其商品,表面上看是在纾解压力,但实质上是在逃避现实和压力。
在生活压力下,年轻人宣泄自我情绪的渠道并不多,为了表达情绪释放压力,就有了这些看起来没有逻辑又充满情绪的文字,让“发疯文学”变成一个出圈的网络热梗。
而一旦对“发疯文学”及其商品上瘾,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在社会认知等方面误入歧途。
推荐一个适合日常生活的解压方式:
1、找一个舒适的椅子,坐好,双手平放在大腿上,双脚平放在地上。
2、将注意力放在脚底碰触地板的感觉上,放在手部跟大腿接触的感觉上,手掌的重量和温度,臀部与椅子接触的感觉,身体的重量感,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状态。
3、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空气进入身体和离开身体。
4、在心里升起一个问题,轻轻地问自己,是否已经安稳下来,回到当下,去做现在想做的事情。如果还没有,允许自己继续把注意力保持在呼吸上。如果已经平静,请慢慢睁开眼睛。
“发疯文学”仅是年轻人渲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发疯文学”商品,也仅是掏空消费者钱包的一种经营手段,大家大可不必过度追捧。
这种另类方式,非但对减压毫无帮助,反而容易沦为“发疯文学”倾销语言垃圾的“垃圾桶”。


非微信浏览可先长按或截屏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