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咨询
在这个渴望稳定又崇尚自由的时代,爱情常常成为我们寻求安全感的港湾。然而,某些看似深情的举动,实则可能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控制之网。今 ...
2025年10月20日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情感稀缺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懂那些隐藏在日常互动中的情感密码。当言语变得廉价,行动才是真心的货币。今天 ...
2025年10月20日信任是心灵深处最珍贵的礼物,它不依赖于事实的对错,而源于内心的选择。当我们说"我相信你"时,这简单的三个字承载着最深厚的情感承诺。心 ...
2025年10月20日当亲密友谊与爱情关系出现边界交叉时,许多女性会陷入两难困境——直言不讳可能伤害多年友情,保持沉默又可能纵容问题恶化。这种微妙的人际 ...
2025年10月17日当过去的错误在脑海中不断重演,演变成一场自我批判的内心独白时,我们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心理学所称的"反刍思维"漩涡。这种对过往失误的反复 ...
2025年10月17日当亲密关系中出现持续三天以上的冷战时,很多人会陷入是否应该分手的困惑。事实上,冷战持续时间并不能作为判断关系存续的唯一标准,关键在 ...
2025年10月17日当最温柔的语气总是留给陌生人,而最尖锐的言辞却刺向最亲近的人,这种情感悖论背后藏着两个鲜为人知的心理密码。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对亲 ...
2025年10月15日当朋友圈突然出现那张陌生的情侣合照,当共同好友无意提起TA的新恋情,那种心脏骤停的窒息感,是每个失恋者都要经历的情感地震。但心理学研 ...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关注易倾诉咨询服务号,听听专业意见!
小孩子之间玩的烂梗越来越多,有自称是老师的网友称,感触最深的就是,课堂上不能提到“鸡”这个字,一提就会引发哄堂大笑。
甚至连试卷也不会认真对待,厉害的近义词写出“666”。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刷短视频成为很多青少年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通过短视频了解到很多新鲜事物,也学会了许多网络新梗。
不过,稍微了解这些新梗的背景就会发现,它们不仅无聊无趣,还散发着恶臭信息,甚至涉嫌侮辱他人,比如“贝儿这个绿茶,哪有本公主漂亮?”之类的梗。
我们为什么在玩“梗” ?
迷因(meme)这一概念,由遗传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被创造出来,用以解释基因遗传之外延伸演化的概念,是一种“自我繁衍的文化传承的单元”。他以生物学类比,将迷因作为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可以借由文字、语音等可模仿的现象,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并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迷因,也就“网络迷因”,以其高虚拟性、强交互性和易接入性的特点,加快了其复制和传播速度。网络迷因也因此已创造了无数经典流行语,甚至有些早已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被收录进英国牛津大辞典。所以究竟是什么给了网络迷因复制和传播的基本动力呢?下面给出几种可能的解释。
1、单纯的模仿:
首先,人们对他人动作的模仿具有自发性。模仿是先天的,同时也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婴幼儿就是通过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
2、从众倾向:
与任何群体行为一样,网络迷因现象也离不开从众的解释。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
之所以会广为流传,特别是容易在青少年中盛行传播,主要确实是因为孩子们的自尊心在一种新奇流浪的领域,都希望自己不被别人笑话太落后,他们觉得能跟着他人附和交流。
除了上述原因,网络迷因的传播还有可能来自商家的有意营销,内容创作者对受众群体的迎合等等。
何以消除那些网络烂梗?如何净化它们孳生的土壤?惟有大家共同努力,让网络环境更清朗,让青少年的用网环境更健康。
家长需引导孩子正确上网,多陪伴孩子,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当孩子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在,自然就不会拘泥于网络世界了;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加强与家长间的合作,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各种体育和户外活动,正视孩子内心的需求,将“堵”变“疏”;
而平台在加强网络防沉迷的同时,还需要继续优化内容池的建设,,比如青少年模式可以按年龄进一步细分,推出益智类内容,促进青少年个体化学习及知识的普惠。


非微信浏览可先长按或截屏保存图片,